(薛远霍 肖肖 籍明泉)近日,市直工委评出市直单位2017年第四季度市直单位“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亮点工作。具体是: 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我市先后开展了“美我家乡·文明邢襄”主题创建活动,谋划并实施了33件实事,打响了创城“百日攻坚”九大战役,推进了42项重点工作,市容市貌、公共秩序、人居环境等得到了明显改观。2017年12月14日,我市被评为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我市新增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2家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五批112家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名单。市委农工委推荐的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河北密州香食品有限公司2家企业上榜,在全省获选的5家中占得两席。 我市“百企帮百村”受到全国工商联肯定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选树推广了威县德青源、君乐宝、根力多等一批先进典型。近日,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在威县举行,我市经验做法得到全国工商联充分肯定。 邢台市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通过水利部的定期评估该园区总面积719公顷,2007年3月被水利部正式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0年通过水利部的中期评估,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范体系;2017年11月8日通过定期评估,成为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典型。 我市PM2.5浓度下降幅度和下降率均位列全省第一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10条强化措施”、“封土令”、“7条超常规强化措施”等举措,全市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50.11%,重污染天数减少105天,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省定考核目标。 “绿色太行大美邢襄——邢台市书画精品晋京展”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17年11月26日——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绿色太行大美邢襄——邢台市书画精品晋京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这次展览是我市书画界在建国后第一次进京集中展示书画作品,展示了邢台秀美山川、风土人情和邢台人民昂扬向上的新时代良好精神风貌。 市三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十该院被正式授牌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后,设立了全市首家急诊溶栓室,全年急诊静脉溶栓482例,DNT40分钟,综合指标居全国前十位,其中静脉溶栓最好成绩居全国第二位,被国家卫计委授予“高级卒中中心”优秀组织管理奖。 邢台学院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顺利通过鉴定该项目历经五年攻关,近日顺利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结项验收,标志着我市第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胜利完成。 市城管局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全国住建系统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以来,该局全力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挂证执法全省首创,执法全过程记录叫响全国,搭建四座城管执法服务工作站,零距离服务市民。在2017年11月召开的全国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该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幅位于全省第一市财政局狠抓财政收入征管,加强收入督导调度。2017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2.4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省设区市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7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设区市平均增幅7.4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富岗苹果、蓝鸟家具两项名牌产品荣获“美丽河北·最美名牌产品” 2017年11月份,省委宣传部、省质监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美丽河北·最美名牌产品”推选展示活动,10项河北省名牌产品被推选为河北省2017年“美丽河北·最美名牌产品”,内丘县富岗食品有限公司的“富岗”牌苹果、开发区蓝鸟家具名牌产品榜上有名。 我市省中小企业示范产业群和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数量全省第一 2017年河北省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共14个,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荐的7个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占全省总数的50%。在全省29个特色产业名县名镇中,宁晋县和隆尧县固城镇等12个被评为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 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该中心被列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后,市政府办公室(应急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方案,2017年9月15日正式启动项目,2017年12月26日在全省率先建成功能较全的应急指挥中心,提高了全市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水平。 河北省“亚行贷款中间金融机构转贷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落户邢台经过市发改委的积极争取,全省贷款额度5亿美元,期限15年,利率为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六个月利率,转贷款重点投向空气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相关项目落户邢台银行。 我市乡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提前两个月实现全覆盖 2017年8月28日全省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后,市人大高效开展人大代表活动场所建设,截至2017年10月26日,全市197个乡镇(街道办)已全部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提前两个月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 市政府办公室全力推动中钢邢机搬迁升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约 目前,现厂区城市总规调整方案、论证报告已完成;新厂区土地清表工作接近尾声;与宁夏共享集团合作事宜全面展开,拟投资80亿元中钢邢机搬迁升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约,2018年3月底全面开工建设。 市纪委推行市县统筹巡察形成上下联动新格局 2017年9月,市委巡察工作全面启动以来,19个县(市、区)委统筹巡察组已对56个乡镇和38个县直单位开展了三批统筹巡察,共发现问题线索1566件,涉及1538人,其中乡科级干部416人。此做法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新华网等国家和省级媒体进行了报道。 邢台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市煤气热力总公司铺设供热管网32公里,新建换热站80座,新增供热面积750万平方米,新增用户7.5万,完成了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及邢东热电厂、西郊热电厂替代工程,10月底工程全部完工,保障了30万居民按期用热。 “光明梦慈善行”活动在省眼科医院启动 2017年12月13日,市政协、市慈善总会、市卫计委、省眼科医院联合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慈善活动正式启动,为全市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使患者重见光明,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关爱。 市国资委加快解决市属企业改制改革和退市进园遗留问题该委加大力度审核通过1538名职工代垫养老保险资金2758.23万元,完成了19家企业4734名职工养老保险欠费3207.22万元的补缴工作,完成了21家企业893名职工少报、漏报养老保险统计、初审工作。同时,对13家申请养老保险核销企业234名2018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进行了统计确认,目前,26家企业破产、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涉及市国资委的基础工作已完成。 我市启动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2017年12月27日,市政府印发《邢台市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将集中投资41.37亿元,在主城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1所、小学35所、中学20所、特教学校1所。 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创新应用受欢迎市人社局创新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彻底解决了一人多卡、一院多卡和医院就诊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结算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实现了“身份识别、诊疗服务、医保实时结算、个人银行账户支付和检验检查信息查询”等环节一卡通用。“就诊一卡通”实施以来,人均就医时间缩短1小时,住院效率提高30%。 市房管局大力开展“美丽小区创建工作”该局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违章清除、基础设施、房屋维修、环境卫生、绿化提升、管理秩序、治安防范7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截至目前,446个老旧小区初步达到了“美丽小区”创建标准。同时,通过引入市场化管理服务等管理模式,确保创建后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得到长久维护。 市委组织部四驱联动提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该部坚持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同时,对全市207个乡镇办、5180个农村党组织、76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799个贫困村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选派104名优秀年轻乡镇干部到后进村任职,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我市首次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残保金由财政部门征收市残联密切与财政、地税等部门合作。截至目前,全市企业残保金征收入库3581万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残保金征收入库300万元。督促县(市、区)启动残保金财政征收工作,平乡、宁晋等县已实现财政征收。 我市“红领巾广播电视促进计划示范基地(校)”正式启动 由邢台广播电视台、团市委组织开展的“红领巾广播电视促进计划示范基地(校)”援建工作以来,已在全市6所中小学搭建了校园演播室,通过运用新媒介展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风采,直接惠及2万多名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市商务局评选出四家“百年老店”推动全市传统行业发展为把我市“百年老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该局通过发动各县市区,走访业内专家,在16家“百年老店”中评选出了桐泰祥食品、古顺酿酒、白牌食品、永盛魁饭庄4家优秀企业,取得社会广泛认同。 特许经营模式实施储备林项目首批贷款落户邢台 2017年12月30日,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批复同意,邢台市城区及周边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获得农发行贷款5.8亿元,建设规模3.16万亩,涉及邢台县等5个县区,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利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城区及周边绿化的城市。 我市争取2017年“两癌”中央专项彩票救助资金40万元市妇联将救助资金发放到邢台县、宁晋县、威县、巨鹿县、临城县、新河县40位宫颈癌、乳腺癌患病贫困母亲手中,每人1万元,并建档立卡,通过对妇女群众进行两癌筛查及健康教育,达到了防患于未然、阻止疾病蔓延、预防保健的目的。 市规划局编制完成《中心城区在建项目色彩和材质提升规划》为加强建筑色彩材质的规划管理,提高建筑外墙材质标准,该局完成了《中心城区在建项目色彩和材质提升规划》。中心城区在建的近50个项目一律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提升工作,确保了建筑外立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