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鹏,1988年出生在黑城乡丰盈村,肢体二级残疾人,现为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会员,邢台市美术协会会员,邢台阳光工笔画室优秀画师。他小时候因病致残,但是一路风雨走过来,不仅没有被病魔击倒,反而凭借自身努力,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13岁那年,正在上初一的宋彦鹏感到浑身无力,以为是身子弱没当回事,一直坚持上学。到了初二下半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辗转到各大医院治疗,最终确诊为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的肌无力。 当时彦鹏是学校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是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生活不能自理,最终他不得不退学。 休学之后,病情始终折磨着他,最严重时连路都走不了,几乎接近瘫痪。父母带着他遍访名医名院,数年的寻医之路花完了家中多年的积蓄。当时他也一度消沉,但是看着苍老消瘦的双亲,他想,我还小,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重新站起来。于是,他开始每天努力锻炼身体,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但一直在坚持。 病痛并没有把他压垮,他反而越挫越勇。他认真地审视自己,决定开始自学画画。2008年,他的国画作品《梅兰竹菊四条屏》获得临城县第一届农民书画展优秀奖,这让他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于是他更加努力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县美协主席兼美术学校校长李振山对宋彦鹏的作品赞叹不已,同时被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于是把宋彦鹏吸纳到自己举办的工笔画培训班。进入培训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宋彦鹏的创作水准突飞猛进,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剪纸,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提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宋彦鹏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广,他立志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赡养父母,回馈社会。 宋彦鹏从不自怨自艾,总想着为别人做点什么。从2003年开始,每到年关,彦鹏都义务为乡亲们写对联,近十年来义务书写对联不下千幅,期间总是有人劝他写些对联拿到集市上去卖。但彦鹏总是说:“我虽写的不太好,但能够为乡亲们做一点点好事,真觉得比到集市上卖钱更有意义!” 怀着有病自学医的想法,他自学了中医基础、中草药学和经络学,号脉、针灸、刮痧样样精通。虽然不能有效治疗自己,可是给村里不少乡亲看好了病,给报酬时他总是分文不取,乡亲们提到他,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他通过学习绘画实现了就业,总想着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残疾人。2012年,宋彦鹏成立了邢台第一家残疾人画室——阳光工笔画坊,以帮助热爱绘画的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实现自食其力为目的,凡有意到‘阳光工笔画坊’学习的残疾朋友全部免收学费。目前,宋彦鹏通过网络已经与20余名来自青海、甘肃、宁夏、湖南、新疆等全国各地的残疾人工笔画爱好者建立了联系,在线进行答疑施教。 2012年,受临城特教学校之邀,彦鹏又踏上了每天往返25公里的支教之路。教授聋哑孩子们学习画画,交流不方便,只有通过手写来交流。为此,宋彦鹏又在聋哑班班主任的指导下专门学习了手语,现在师生之间基本都能用手语去交流。 “正常人学一技之长都不容易,更何况我们这些残疾人呢?”宋彦鹏说,“我深有体会,哪一个残疾孩子的父母不是无时无刻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实现自食其力啊?做这个事业虽然很累很难,也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但为了圆自己初衷的梦,圆这些残疾孩子们的梦,圆这些孩子们父母的梦,我也要努力坚持下去。 2012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残疾人美术V大赛”中,听障学员陈红、郑慧敏绘制的作品《春正浓》《春暖》双双获奖;2014年,听障学员陈红、郑慧敏、任玉超、李鹏辉的美术作品《富贵长春》《金玉满堂》《国色天香》《花开富贵》均荣获河北省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绘画组一等奖。 宋彦鹏的所作所为感染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河北日报等数家媒体都专程对他进行报道。 身残志坚,宋彦鹏用善良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顽强“画”出了自己美丽的人生蓝图,这个折翅的天使在广袤的天空越飞越高! |